您当前的位置: 详细内容

我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数量居全国第一

我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数量居全国第一

  “随着去年郑韩故城成功挂牌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,郑州大河村遗址、舞阳贾湖遗址、三门峡庙底沟遗址、渑池仰韶村遗址、偃师二里头遗址等5处大遗址成功立项,至此,我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迄今已立项9处、挂牌4家,立项与挂牌数量均居全国首位。”2月7日,省文物局局长田凯在全省文物工作会议上透露,今年将加快推进二里头遗址博物馆、中原考古博物院建设以及河南博物院维修改造等重大工程,打造全国文化高地标志性项目。

  河南文物家底丰厚,根据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,截至目前,我省共登录国有文物收藏单位470家,藏品共计1773620件(套),在全国名列前茅。古代聚落、都城遗址、帝王陵寝、古代建筑群等大遗址星罗棋布中原大地,安阳殷墟、仰韶遗址、隋唐洛阳城遗址等闻名中外,这些文化遗产是我省文化自信的重要物质见证。

  那么,如何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?近年来,我省进行了一系列探索。从大遗址方面来说,以古都洛阳为例,将城市规划与文物保护利用规划有机结合,先后实施了隋唐洛阳城的定鼎门遗址、明堂遗址、天堂遗址等保护展示工程,优化了城市空间格局,再现了千年帝都的非凡气象。 “这样既彰显了城市个性、提升了城市品位,又使考古遗址公园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,也使文物保护成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。”田凯说。

  针对文物保护,我省做了大量工作。这几年,我省还以重大基本建设项目为契机,不断加强对基本建设文物的保护,对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等42个大型建设项目选址、选线进行文物调查。依法打击各类文物犯罪,推进文物法人违法专项整治,重点督查了“引岳入安”工程破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阳市固安墓地、洛阳前坪水库违法拆除文物点等12个行政违法案件。与省公安厅联合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,共破获文物盗掘、盗窃案件23起。

  此外,积极开展近现代文物保护工作,去年启动了大别山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工作、鸡公山近代建筑群、涧西苏式建筑群等近现代文物保护重点项目;对全省长征文物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和综合评估,制定了长征文化线路,遴选出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、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镇纪念地为长征文化线路河南段示范项目。对此,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宋丽萍表示,下一步,我省要深入挖掘研究文物蕴含的价值内涵,推出一批具有鲜明教育作用、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陈列展览,以物知史、以物知人、以物见精神,构筑共同思想文化基础。

  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及潞简王陵、红旗渠、开封明清城墙、万里茶道等项目的申遗

  会上,田凯表示,今年,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,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。

  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,支持洛阳等多个运河市县建设大运河博物馆,促进大运河文化遗产展示利用;围绕我省百城提质、自贸区建设、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,进一步拓展文物事业服务领域,做好隋唐洛阳城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。

  与此同时,积极推进潞简王陵、红旗渠、开封明清城墙、万里茶道等项目的申遗以及白马寺、巩义石窟、灵宝函谷关等丝绸之路扩展项目的申报;持续推进隋唐洛阳城、郑州商城、郑韩故城、信阳城阳城、舞阳贾湖遗址、三门峡庙底沟遗址、灵井“许昌人”遗址等考古遗址公园建设。

 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区,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根脉。我省将推进中原地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课题研究,探索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理念,创新体制机制,创新服务和展示手段,真正让文物活起来。让文物展示文化自信,让文物提升文化自信,让文物传播文化自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