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详细内容
“文化+”展现中原文化魅力
5月11日至15日,第十三届中国(深圳)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举行。闭幕当天,河南省委宣传部、郑州市委宣传部获优秀组织奖,河南省展团和郑州市展团获得优秀展示奖,在向海内外展示我省良好形象的同时,也为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。
一条姓氏丝巾,可以让你了解这个姓氏的起源传承以及历史故事!一场《清明上河图》VR体验就能让你置身于千年之前的大宋古都!今年深圳文博会的河南馆展厅内,处处都能看到“文化+”的特色和亮点,用创意撬动文化产业发展,催生一批新产品、新技术,展现了我省文化发展的蓬勃态势。
今年,河南展馆以“中华源”为主题,将传统文化与传承创新相融合。步入展馆,百家姓氏图、百鸡钧瓷盘、百盏中原壶……一件件精美的文化艺术品,让观众深刻感受到河南厚重文化的传承。百鸡钧瓷盘由工艺美术大师韩冬历经17年艺术积累制作,在钧瓷烧制工艺、器型色彩上进行创新,一百盏钧瓷盘,一百只不同形态的雄鸡形象,工艺精湛、器型优美。今年适逢鸡年,寓意百吉纳福、吉庆有余。百盏中原壶由钧瓷、汝瓷、紫金瓷、绞胎瓷等中原名瓷制作的一百个瓷茶壶汇集而成,这些壶器型内圆外方,寓意四方汇中原。
此次文博会上,来自中原的企业纷纷打出“融”字招牌,利用“文化+”的新思维来推介自己,招商引资。在河南馆兰考脱贫展示区一把由泡桐制作的古筝弹奏的天籁之音,吸引了一大批观众驻足聆听,并成功签约多个大额订单。50多年前焦裕禄带领广大兰考人民为防风固沙栽下的泡桐,如今成为当地群众生产民族乐器的最佳音板。以泡桐制作的古筝、琵琶、文琴等乐器,形成了以兰考乐器为主的年产值近15亿元的文化产业,充分体现了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媒体融合是今年文博会关注的焦点。在河南展馆中央的“媒体融合区”赚足了人们的眼球,由大河网络传媒集团、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、郑报融媒和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共同搭建的“河南全媒体直播平台”,通过可透视全景式融媒直播间在网站、微博、微信、客户端等多个媒体平台对文博会现场盛况进行直播,现场展示了“一次采集、多种生成、多元传播”的全媒体平台。此外,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创建的“中央信息厨房”,实行新闻一体策划、稿件一次采集、多种生成、多元传播,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一步融合的新模式。“中央信息厨房”的亮相,成为展馆一道独特的风景。
郑州、许昌、漯河等地的参展商认为,参加文博会不仅开拓了眼界,更重要的是与众多知名企业、文化产业发展高手产生思想碰撞、激发创意,汲取优秀经验和新的理念。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活力和动力。